心境一斋画为灵,水墨无极化毕生


2024年10月21日,“心斋——晁海延佳黎水墨艺术邀请展”在西安市新城美术馆启幕。该展览由西安市新城区民乐园文化街主办,陕西省画廊行业协会承办,西安市新城美术馆、《文化艺术报》社协办,展出陕西籍当代水墨大家晁海延佳黎艺术作品50余件。画展旨在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新城区民乐园文化街作为陕西省首个获国家级荣誉的“文艺两新”实践基地的担当与使命,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更好为推动陕西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图片

新城区原常务副区长王建国(右一)致辞

晁海延佳黎为当代画坛之伉俪,中国水墨之巨擘,执教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数十年。他们长期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与研究,以生命倾心艺术,天应地,互为明鉴,走出了貌其神似又各具千秋的艺术通灵之道,成为当代水墨绘画界并立的双峰,其学术地位与艺术影响力,一直为画坛所尊崇。

图片

晁海老师致辞


晁海曾于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后应邀于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国内多家重要美术馆举办个展。2008年,其水墨艺术被欧洲《世界艺术论纭》与秦兵马俑、汉石刻、辽应县木塔并列为中国古今艺术话题,向世界报道。2012年10月,由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的“晁海水墨世界”艺术邀请展在北京新保利大厦举办,引发了美术界的高度关注与强烈反响。诺奖得主杨振宁赞誉其水墨艺术为深层的文化思想和真正的精神创造,越三维,呈大象四维。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称其为新语言新思想新精神,为中国水墨画的一座奇峰。
延佳黎作为当代极具独立性的女性艺术家,作品参加多项全国大展,并曾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等多项荣誉,殚精竭虑廿年后于2011年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个展,2015年应邀于宁波美术馆举办个展,其神秘幻化的水墨艺术,以惚出恍入、扑朔迷离之笔着淳厚悯然乡情之实,深受业界称誉。美术评论家刘骁纯评其达到空以容万、柔以蚀金的艺术境界。她的作品以神秘幻化、恬淡、静寥却又凝重而著称。她天赋异秉,被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范迪安评价其用力不断书写出中国画当代学术水平的新高度。

图片

陕西国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郑伟斌介绍晁海、延佳黎的艺术历程与成就


本次展览是他们继上一次个展之后“十年磨一剑”的再次亮相,也是二位首次合展。“心境一斋画为灵,水墨无极化毕生”,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了晁海、延佳黎的艺术精神、绘画思想和超验的水墨语言,也充分体现了其“拓展生命,去知与故,堕肢体,黜聪明,循天之道”的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力。



一个雄浑庄严   一个空灵飘逸

——著名诗人、作家耿翔谈晁海、延佳黎水墨艺术





10月21日,“心斋——晁海、延佳黎水墨艺术邀请展”在西安市新城美术馆展出,观者云集,赞叹不绝,皆被他们崇高的艺术思想、独特的绘画视、精湛的水墨语言所震撼。在展厅,本报记者采访了前来观看画展的著名诗人、作家、陕西日报社原专题新闻部主任耿翔,他对晁海、延佳黎的水墨艺术评价是:一个雄浑庄严,一个空灵飘逸,代表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高度。
图片记者:请您谈谈对这次画展的总体印象。
耿翔:“心斋——晁海、延佳黎水墨艺术邀请展”是当代水墨大师晁海、延佳黎用了10年时间完成的一次艺术突变,也是他们用了20年时间在当代画坛确立了双峰并立的地位之后,对当代水墨画的又一新探索、新贡献。因此,这个画展极具艺术匠心和学术精神。作为夫妻画家,他们各有天地,又相互影响着,一个向大地之下深扎生命之根,一个于空灵之境让精神上升。他们在艺术的两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完成各自的人生信仰,雄浑、庄严、浩荡之气,空灵、飘逸、寂寥之气,成为他们兼具的艺术品格与气质。所以,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画展,他们以先验性走向世界的艺术成就,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当代陕西,领略当代中国画坛的高度。
图片
记者:晁海、延佳黎与别的画家不同在哪里?
耿翔: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们的绘画艺术的超验性。这不是哪个画家都能做到的。没有独特的艺术天赋,没有深刻的生命体验,没有悲悯的大地意识,没有空灵的悟性心境,是绝对达不到的。晁海、延佳黎是具有这些东西的画家,并且很完美地展示在他们的每一幅作品中,做到了匠心独运、画格高尚。
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大多数画家的画展,看过就像完事了,有一些画家的画展,会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只有极个别画家的画展,能带来心灵的震撼,让你驻足画前,如与画家展开心灵对话,久久不愿离去。这样的相遇,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让人重新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自己,这就是高尚、经典、传世艺术的力量。晁海、延佳黎就属于这样的画家,看到他们的画,一个对艺术怀有爱心和虔诚的人,会追随他们的艺术脚步,因为你被他们的艺术精神牵引着,不走也由不得你。至于能不能跟上,这是另一个问题,但你面对这样的画家和艺术时,你的人生甚至会被改变的。
记者:您对晁海、延佳黎的关注从什么时候开始?
耿翔:我认识晁海的画,是在26年前中国美术馆举办“当代陕西中国画进京展·风格探索展”的时候。在这个画展上,我第一次见识了晁海的画。我当时的印象这样的画是第一次见到,我在以前的绘画中,没有见过这样的艺术范式和绘画语言,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新颖和独到,有一种在以往观赏的画作中,从未有过的震撼。加之又听了著名美术批评家刘骁纯教授对其作品的高度评价,晁海的画就走进了我的内心。从此以后,我一直在关注晁海的画,看他的不断变化,看他的不断突破。可以说,他的绘画达到了中国当代水墨的全新高度。
在接触晁海的时候,又欣喜地看到了延佳黎的画。他们俩人的画是不同的风格,但又感受到相同的意志力与非常的天赋。一个苍茫古朴,一个润逸飘渺。延佳黎的画更加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有更为新颖的绘画语言,淡冲之境,令人神往。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特别是她的作品,以飘忽之笔而着静逸之气,独钓江雪之意,孤隐而悲悯,其韵致,沁人心田。如她善画的戏人系列、菩萨观音系列,亦以渺然之气刻画的乡村儿童、民工、老者盼归系列,是那样的真切感人。羽鸟、荷花系列亦真亦幻,皆天籁之音,若无声响地撞击着观者心灵,恬与知相互滋养。其艺术语言与作品物象展现了她独特的美学思想。形而上的精神意象,落到了现实真境中,即在眼前处,“不离其真,谓之至人”,这是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的古之精神,同文人画的高逸之气;与入现世对民生人本的关注,是三体有机合一的范例,精准而丰沛。是以往中国画范畴中所罕见的。为画里画外全身心地进入天地人浑然的生命状态。
图片
 记者:谢谢,受教了,您解读了画家的思想和作品精神。听说您为晁海的绘画还专门作了一部书?
耿翔:我在陕西日报文艺部工作期间,由于工作缘故,接触了好多画家,也写了好多有关绘画的文章,但我最终的设想是想完成两件事,一是给一位外国画家写一本书,一是给一位中国画家写一本书。他们在我心中,都必须是大师级画家,也都是我热爱的画家,更是对我的人生和写作有深刻启示的艺术家。我找到了,一个是梵高,我精选了他的120幅画,对其进行解读,写了120首诗,然后又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对其评论的关键词摘录出来,配在一起。一个是晁海,我选了他的80幅水墨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写了80首诗,也摘录出当代著名评论家对其作品评论文章的经典语段,这个用了整整一年时间,被华裔澳籍诗人、翻译家欧阳昱译成英文。现在看来,完成对中外两个大艺术家经典画作的多视角解读,这是我在多年来的写作中,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记者:您还有什么要对读者说的?
耿翔:晁海、延佳黎的绘画不仅走向了全国,也走向了世界,他们作为陕西画家,应该值得我们去尊敬。有一件事情,可以帮助大家准确地认知他们,那就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世界艺术论坛》杂志,早在2008年,因为奥运年,此杂志精心做了一期关注研究中国艺术的专辑,从古代到当代,分别选了四个主题,前三个依次为秦代兵马俑、汉代石刻与辽代应县木塔,而中国近现当代艺术领域重点选取了晁海诸多水墨艺术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屹立于世界的展现。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倪尧


图片

艺术家简介

图片

晁海,生于陕西兴平,197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2年留校任教于中国画系至退休。


1998年4月28日首次于中国美术馆举办“晁海现代水墨艺术展”,展出大幅作品60多件;《晁海画集》面世,录入作品86幅。5月1日,召开“晁海现代水墨艺术研讨会”,其作品的超验性被业内关注认可,新华社发表通稿报道,《陕西日报》4月29日头版“简明新闻”中报道。随后应邀于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浙江博物馆、深圳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保利艺术博物馆首厅等展出,并举行作品研讨会;评论文章共57篇,诸馆收藏其作品17件。国家其他藏所收藏其作品共36件。


2005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国美术发展的当代性”规划部署下,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程大利主持审议、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晁海》,收录作品120幅,并举行首发式暨“晁海水墨艺术研讨会”;新华社发表通稿,《陕西日报》2005年8月30日头版刊登。


2008年国际权威刊物《世界艺术论坛》以多个版面刊登古典中国艺术与当代中国艺术两部分内容,古代部分为秦兵马俑、汉石刻、辽应县木塔,当代部分为晁海水墨作品。


2012年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晁海的水墨世界”艺术展


201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编辑部召开“水墨魂——晁海水墨艺术研讨会”,晁海被《传记文学》推选为总第279期封面艺术家。


重要学术:“时空的召唤——中国水墨创化观”,亦释“三体、四维、五域创化观”,萃如下文:

上古黄钟大吕,祭祀天地弘浑;

汉后儒道释学,脱去俗尘静寂;

近代西学东渐,立命民生攸关;

古今文脉丹青,虚空坐忘实存。

雄浑淡泊相冲,去情重情别异;

震撼谧幽有悖,三体筑一难融。

四维大象吾为,生宣积写雕塑;

玄虚诸气合和,陨石之牛冥蕴;

五域水墨创化,坚实亘古幻

图片

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艺术家简介

延佳黎,生于陕西绥德。1987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1991年毕业留校,执教于中国画系至退休。


2004年作品《梦里家乡披绿装》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参加韩国四个城市巡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8年作品《梦里家乡披绿装》参加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巡展。


2009年作品《不尽山云故乡情》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11年于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缘·延佳黎水墨艺术展”,展出作品90余幅,作品《莲》被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同年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延佳黎画集》。


2013年3月《人民日报》(海外版)“金台点将”栏目刊登《开创中国水墨画梦幻高原新图式新语言——访著名画家延佳黎》,并刊登刘骁纯先生评论文章;10月,作品参加西安美术馆“呵护与守望——大美秦岭当代国画名家邀请展”;11月,作品参加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经典与风范——首届当代值得关注的艺术家邀请展”。


2014年3月,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长安精神·陕西优秀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4月,作品参加西安“原乡”当代艺术展;9月,作品参加“青岛国际艺术双年展”。


2015年应邀于浙江宁波美术馆举办“致虚守静·天然真淳——延佳黎水墨艺术个展”,展出作品57幅。作品《观自在佛》被宁波美术馆收藏。


2017年作品参加人民日报社举办的“国风·文脉——美术史四十年中国画强元课题十人学术提名展”,19件作品入其画集。


2020年作品参加陕西美术博物馆举办的“回长安——中国美术馆藏陕西作品精选展”。


2024年第8期《人民周刊》发表刘骁纯《空以容万 柔以蚀金——我看延佳黎的画》一文,并刊发多幅水墨作品。

图片

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文章禁止未经授权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请联系:etang114@163.com

免费鉴定 重金收购| 艺唐书画韩剑先生【微信etang114】13772099114长期收购刘文西、王西京、崔振宽、何海霞、于右任、方济众、石鲁、赵望云、贾平凹、舒同、晁海、郭全忠 王有政、王子武的作品


艺唐书画韩剑先生【微信etang114】13772099114
共 1 页 1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