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界的天才——张艺谋

张艺谋 人物简介 张艺谋(1950年11月14日-),出生于陕西西安,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中国著名电影导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他亦是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获得过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称号。他拍摄的电影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也曾多次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及主席职务。早期他以拍摄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色彩浪漫的互相映照。2002年转型执导的武侠巨制《英雄立即搜索》开启了中国大陆电影的“大片”时代。其电影风格勇于创新且涉及题材广泛,每次上映都能引起国内舆论的高度关注。在电影人才的提携上,张艺谋捧红的“谋女郎”也是媒体和公众聚焦的对象,巩俐和章子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人物经历    50年代初,他生于一个普通的中国工人家庭,原名张诒谋。因为父辈几人曾是农民又是地主是有“历史问题”的人,他们家的后代也受到了株连,受到了社会的歧视。1968年,张诒谋初中毕业后到陕西乾县峰阳镇刘家村插队,后在陕西咸阳市棉纺八厂当工人。厂里的工人陕北口音重,总是把他叫做“壹谋”,还有人不认得那个“诒”字,念成了“治”,他一想之下,干脆把名字中的“诒”改成了“艺”。这一字之改非同小可,他从此竟与艺术真的结缘。 在工厂的日子里,张艺谋迷上了摄影。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他沉醉,工余时间常一个人跑到郊外去拍照片。虽然那时他只能拍一些黑白照片,但通过他的精心构思,每张照片都是那么漂亮。他的摄影作品常常被工人们争相传看,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厂里的宣传科也经常借他去搞搞宣传。七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所幸在此期间张艺谋结识了一位懂艺术的人,那人“文革”前曾考上了电影学院,只因十年动乱未能入学。这位知音告诉他,你的摄影水平已经达到了可以深造的地步,应该去报考电影学院的摄影系。 “文革”结束后,中国恢复了高校招生,张艺谋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电影学院的招考启事。他抓住一个出差的机会,背上自己的摄影作品赶往北京。主考的老师们看了他的作品,一致认为不错,可是招生简章上规定入学的最高年龄是22岁,张艺谋当时已经27岁了!所幸吉人自有天相,张艺谋在无奈之中又得到一位好友的建议,将自己的作品托人送给了当时任文化部部长的黄镇。惜才识才的黄镇看了他的作品,认为的确不错,遂促使电影学院破格录取了这个学生。张艺谋作为一名“代培生”开始了渴望多年的大学生活,1982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师,从此开始了电影生涯。[1] 张艺谋的妈妈是西安交大二附院的医生,张艺谋出生于1950年11月14日早晨七点,张艺谋的爸爸当时是让一个日本人助产士给妻子接的生。 张艺谋的名字是父亲给起的。当时据说他的父亲想了又想,拿一张红纸条,写了三个字:张诒谋。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诒者勋也。原来父亲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所成就。因为这名字,张艺谋上学后还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由于“诒”字不好写,有人把他的名字写成张治谋,有人写成张冶谋,还有同学跟他开玩笑,叫他张阴谋,他一气之下就自己把名字改了,叫了现在的“艺谋”。 张艺谋最喜欢看的是民间故事和名著。什么《红楼梦立即搜索》、《水浒传立即搜索》、《三国演义立即搜索》,张艺谋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已经把这些书看完了。他表姐说:“谋谋小时候和人家巷子里头的小孩儿玩儿,他从不跟谁打闹,人家就叫他讲故事。好多小孩儿都围上来,都听得入神了!” 张艺谋最怕的是他父亲。但他从来没说过,艺谋拍《红高粱立即搜索》的时候吸那个纸烟没完没了。父亲专程到西安去了一趟。到了他那儿一看,果不其然,有烟味儿,有烟灰缸,都在那儿放着。父亲当即给他写了张字条,让他立刻戒烟。他就把烟给戒掉了。后来别人问他为啥不吸烟了,他就说:他想多拍几部片子。但其实是父亲的字条起了作用。 导演生涯 实际上张艺谋在电影界崭露头角,并不是从《红高粱》开始,而是早在数年之前。1984年,刚刚从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不久的他就参加了电影《一个和八个立即搜索》的拍摄。这是一部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它被列为“第五代”电影人的第一部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以及在导、摄、美等方面都较以往各代的片子有大的突破。张艺谋作为该片的摄影之一,开始受到电影界的注意。 同年,张艺谋又独立担任影片《黄土地立即搜索》的摄影。在这部片子中,他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的造型表现出黄土高原浑朴、雄伟的壮美。评论界认为,这种手法在美学上是具有开拓性的,张艺谋也因此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摄影奖,从此跨入一流摄影师的行列。 1986年,张艺谋又担任影片《大阅兵》的摄影。该片放映后同样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1987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艺谋在影片《老井立即搜索》中担任主角,非演员出身的他居然无意中过了一把演戏的瘾。由于过去对农村生活有亲身的体验, 他深刻地理解了角色,演来很是得心应手,竟把一个北方农村知识青年孙旺泉的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凭着他的表演才华,他连获了日本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从此开始实现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由优秀摄影师走向优秀演员,以后又走向优秀导演。 张艺谋擅长运用电影修辞寄寓审美理想,建构电影文本的内在意蕴,创造了“有意味的形式”,也实现了艺术和商业的双赢。他的电影打上了浓烈的“张氏风格”的烙印,其修辞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鲜明突出、富有民族特色的色彩配置;强调纵深动的多层次构图;突显隐喻手法。 2008年奥运会导演组人选从去年开始公开招标,最初共有13个竞标团队,第一轮刷下8个之后,5个竞标团队进入候选,最终由奥组委选择确定以总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陈维亚、张继刚为主的导演组成员。应该说,张艺谋的艺术才华来源于他对社会与生活的深刻悟,而且是与他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和积累分不开的。正是那些坎坷的、充满了挫折的生活,使他懂得了思考并且能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审视历史。 作品影响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知道张艺谋这个名字是在看了他导演的影片《红高粱》以后。这部片子,以中国观众过去未曾见过的浓烈色彩和豪放风格,在中国影坛上炸开了一个响雷。 尽管在电影界内外,人们对这部片子褒贬不一,争论激烈,可是到头来,张艺谋对电影语言的出色运用以及他在这部片子中所塑造的与众不同的银幕形象,还是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交口称赞。1988年,《红高粱》不仅获得了中国的“百花”、“金鸡”两项大奖,还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征服众多评委,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这个“金熊奖”的获得,标志着中国影片开始真正走向世界,于是,张艺谋和《红高粱》理所当然地成了神州当年最热门的话题。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电影人的顶尖人物,他以直把握的形式天才地表达社会心理愿望,传送、显现大众心中的密码,这种内在心理密码的传递和内在的约束的强制与类型化的商业电影在深层次正好相通。张艺谋的本领在于他能强烈而不失准确,适时而又超前地拨动中国百姓的心弦,展示中华大众心态。张艺谋对中国电影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他拍过的影片题材广泛,有农村的、城市的,有历史的、现实的,武侠动作的,战争的,无论是表现贫民生活还是描写宫廷贵族,他都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的东西,而且表现手法也不断更新他的影片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使沉寂多时的中国影片开始受到世人瞩目,并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影坛独占一席之地。这就是张艺谋影片驰名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原因。
本站文章禁止未经授权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请联系:etang114@163.com

免费鉴定 重金收购| 艺唐书画韩剑先生【微信etang114】13772099114长期收购刘文西、王西京、崔振宽、何海霞、于右任、方济众、石鲁、赵望云、贾平凹、舒同、晁海、郭全忠 王有政、王子武的作品


艺唐书画韩剑先生【微信etang114】13772099114
共 1 页 1 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