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AI赋能——“青年新声·艺术沙龙”系列论坛第二期精彩开播!
3月24日,由艺术中国推出的“青年新声·艺术沙龙”系列论坛第二期精彩开播!论坛旨在为青年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学者搭建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通过沙龙对谈的形式,对当下艺术热点话题展开探讨,活跃学术氛围,形成学术凝聚力,发出青年们的艺术新声,共启未来!
本期论坛主题是“传统文化的AI赋能”。伴随着AI科技的飞速发展,其与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联,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近期讨论的热点话题——AI与传统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AI会颠覆传统文化吗?如果AI能够赋能传统文化,它们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方式?本期论坛将聚焦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技术冲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AI介入后传统文化的现状,展望其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本期论坛邀请到的嘉宾有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周博;中国新媒体艺术家,未来元素品牌创始人田晓磊;数字艺术家,资深虚拟内容监制、导演舒善艺;韩籍华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张辉默。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虞茜宇担任本期论坛特邀观察员。论坛发起人、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教师苗普担任本期论坛主持人。
【伊始】
在论坛开始前,首先由论坛发起人、艺术中国主任刘鹏飞致辞。他讲到,我们现在正处于科技极速发展的时代。随着AI、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升级,我们固有的艺术创作形态和观念都受到了冲击,由此也形成了一些热点话题。在上一期论坛“AI迫近,艺术何为?”中,我们就AI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反响十分热烈。这一期论坛我们邀请五位非常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和青年学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着眼点,继续展开和深入AI与艺术的话题。希望通过我们的对谈,能够给观众们带来启发。
随后,主持人苗普对参加本期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他谈到,伴随着AI的不断突破,AI所代表的新动能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在当今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为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站在历史的视角,如何看待“古”与“今”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又能摩擦出怎样的火花?期待各位嘉宾的高见!
【主题发言】
周博
【周博】
AI作为一个智能化的工具,对于绘画而言,我认为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它可以通过算法制造奇观(比如最近在MoMA中展出的一些作品),这种奇观会使我们产生更好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二是AI的产物通过算法产生,它们是一种系统中衍生的产物。如果添加更多的参数和选项,AI可能会生成惊奇的画面效果。这里有一些本质性的问题:什么是绘画?什么是艺术?AI产生的可能只是一个图形,但它是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艺术。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田晓磊
【田晓磊】
AI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它是对过去文明的积淀和再创造。从工业革命时期到现在,科技经历着出现、被时代消化、重组再造的演化模式。AI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现在文明和过去文明之间的关系。AI是不断迭代而来的,所以在短期内它会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冲击,但是这一阶段过去后,势必会进行再重组。文明是一种轮回,后一段文明是在前一段文明的基础上不断迭代生成的。因此在我看来,AI与传统艺术之间是一种演化和传承的关系。
舒善艺
【舒善艺】
我认为AI不会颠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精神财富。就目前的情况看,AI在文化传承与创造、想象力、理解力、情感共鸣等方面是难以与人类比拟的,它还需要人类的控制和指导。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和运用AI来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AI有可能成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并协助人类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它可能会颠覆创造过程,可能会对艺术形式产生影响(比如数字艺术)。在未来可预测的阶段内,AI训练的模型和方向或许会越来越细化,而随着越来越多不同专业的人使用AI,它也会被训练得更好。那时的AI可能会成为更能“理解人意”的助手。
张辉默
【张辉默】
对于艺术创作而言,AI是一种工具。不管是它独立完成还是人机配合,目的都是创作出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在每个时代,新的技术和工具都在不停地传承过去的文化。目前而言,AI最大的特点是劳动力替代,即用它的算法总结劳动规律,进而替代我们的机械性劳动,使创作过程更为高效。而这些行为是否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价值,或者找到传统文化新的价值输出,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主持人:苗普
观察员:虞茜宇
Q&A1
•AI为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便利,甚至引发了艺术思潮。它是否会改变我们的传统美学观?
周博: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传承传统经典的思想和文化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前的美学会在自己的文化语境和体系中表现出独特的内涵。从宏观的角度看,如今的AI绘画依旧在20世纪以来的美学范畴内。我认为目前的AI还没有到生成新美学观的高度,但确实产生了一些新的美感体验。
田晓磊:我认为AI会带来新的美学观。一项技术会受制于它的科技,技术特性会带来相应的美学效应。例如在工业革命时代,出现了机械齿轮等具有力量感的美学形象;又如当照相机发明后,绘画风格也受此影响,现代主义流派进入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阶段,后来伴随着计算机艺术的出现,还诞生了计算机美学。所以我认为以AI为中心的美学观一定会出现,而且现在已经存在这种趋势,比如AI动画中出现的抖动美学视感。AI让技术变得越来越扁平化。在未来,3D建模或许都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来达成,技术门槛可能会被消除,而且随着AI的广泛应用,未来的艺术风格将会更加多样化。
•伴随着AI的迭代,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更新。从宏观角度看,未来如何看待AI与生命的关系?
舒善艺:以机械为主的“干科技”和与生命相关的“湿科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湿科技”中的生命科技势必会和自然生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由此也会带来更多应用(如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技术会带来福利,也会带来诸如隐私、安全等问题,甚至会对现有的道德规范提出挑战。我们对AI的态度既要开放,也要谨慎。
田晓磊:人们的感官和身体机能都是有限的,而人们如果想要强化自己的能力,未来辅助的硬件竞争可能会非常激烈。AI所具有的严谨逻辑和处理数据功能,使它相当于人体思维的“插件”,可以帮助人们决策和判断,但它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的道德和法律底线。
•当我们给AI输入足够多的数据,使其有“人味儿”,从而做出与人相同的选择时,能否认为AI具备思考能力,乃至生命?
田晓磊:AI具有人的属性,是因为它在被人培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存在也是一种规则的存在,而AI尚处在模拟人的阶段,目前还无法脱离人的控制。我们在训练AI时都以培育其自主性为目标,因此它具有思想或许在未来也是大概率事件。其次,体力劳动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已经被取代,而如今AI可以通过足够多的数据进行精准的逻辑推理和判断,有些判断的准确度甚至超过人类,比如医生和律师。因此他们或许会成为下一批被替代的职业。
舒善艺:我认为目前人类还不用担心这一问题。AI的性能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即便在未来能够做出与人类相同的选择,也不代表它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到目前为止,AI会替代一部分人类的工作,但它的属性还是一种工具,而不能被认为是人。
张辉默:AI的不断升级,实际上一种服务功能的进化,它使得使用AI的那批人变得更有效率,而这也对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AI的定义与我们赋予它的社会意义有关,取决于是将其作为一个个体,还是作为一种工具。
•作为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的参与者,谈谈其中的创意都运用了哪些技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如何呈现的?对我们又能产生怎样的启发?
舒善艺:北京冬奥会主打简约,它会在一块屏幕上表达所有内涵。开幕式当天恰逢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因此在创意上没有使用传统的三十秒倒计时,而是通过二十四秒倒计时寓意从雨水开始到立春的二十四节气,同时又象征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点燃火炬也没用采用传统的设计,而是由代表不同国家的小雪花凝聚成一个大雪花点燃火炬。它在技术上采用CG制作,展现出了很好的立体效果,此外还运用互动和交互,通过视频算法和定位技术,让演员脚下的影像实时与交互程序发生关系。无论技术多高超、技术层面多发达,我们始终坚持把多样性表达放在首位,这也是我们筹备时所预想的视觉效果。AI在未来的创作领域,随着越来越多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训练它,我们将得到比以前更好的反馈,进而帮助我们实现更多想法。
张辉默:我们在创作北京冬奥会体育标识的时候,关于将篆刻和动态图标相融合的方案进行了多轮探讨。其实动态媒体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下的标配,从东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都是如此。我们希望北京冬奥会的图标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又能展现数字时代大背景下的动感和韵律。我们以笔画书写的顺序来表现冰雪运动的动态,采用分镜头制作的方式展示中国独有的书写文化,以此向世界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冬奥会图标设计过程展示
Q&A2
虞茜宇:随着AI数据库愈加完善,系统设置愈加严谨,最终所生成的结果也会越来越准确,人为的部分会越来越少。以深圳市龙岗区的大芬油画村为例,其作为中国最大的油画生产交易基地,长期以来进行着批量生产的机械化过程。在这种趋势下,AI会不会使艺术走向流水线化?
大芬村实景
田晓磊: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从本质上讲,深圳大芬村的作品是一种机械性复制,人是被作为工具看待的。从艺术的角度,AI基于吸取人类的经验,进而完成一幅作品。也许未来AI能够完全自主思考后完成作品,那时它的创作能力可能就是人类难以理解的。我认为AI存在超越大芬村的可能性,但它的模式是流水线化,而不是机械化。
虞茜宇:去年11月,朵云轩集团联合百度公司呈现了一张由AI“学习”陆小曼笔法后完成的山水画。而同时,接受AI挑战的海派名家乐震文也受邀续画了陆小曼同名未尽稿《夏日山居图》,两张画作同展一处,并在一标进行拍卖。最终,这次全球首次AI山水画作的拍卖以110万元落锤成交。各位嘉宾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左:乐震文成稿-中:陆小曼底稿-右:文心一格成稿
舒善艺:我认为更多是博人眼球。人为完成的作品比AI更为立体,更凸显出光影、透视等要素,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AI所学习的内容受人影响,人的美学修养也影响着AI的呈现。AI能够完成什么样式的作品,这与训练它的人密切相关。
田晓磊:当今AI绘画应用广泛,而人的审美喜好是多变的,AI无法以量化的标准计算人的审美。未来AI可能会按照人的不同喜好,产生不同的发展方向,我想这也许我们所讲的AI具有“人味儿”吧。
张辉默:我认为这关系到AI的权益问题。后人类时代AI可能会变成人的一部分,变成提高我们性能的“外接器官”。在这一过程中,AI是否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取决于它能不能受益。AI是否具有“人味儿”,在我看来是由它被人类如何看待决定的。
【尾声】
对谈结束后,两位论坛发起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卢征远和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对本期论坛进行了总结。卢征远对参加本期论坛的嘉宾和观众表示感谢。他谈到,AI现在更像一种商品化产品,它被人所训练,也逐渐带有一些人的特性。AI的发展代表着它走向和完成工具化的进程。目前人类还在追寻自身的价值,或许未来人也会变成一种工具的状态。
许柏成说到,“青年新声·艺术沙龙”首期论坛更像是一个概述,抛砖引玉。这一期邀请到的各位嘉宾将话题聚焦在AI与传统文化上,讨论得更加深刻,也给予了观众诸多启发。非常期待下一期论坛的内容!
“青年新声·艺术沙龙”系列论坛将会持续关注艺术圈中的热点话题,邀请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和青年学者参与对谈,敬请期待!
(文案编辑:虞茜宇、周昱彤、吴雨欣、黄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