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内当代画家定价虚高

许多国内当代画家定价虚高

  2009年是中国拍卖市场上书画艺术品创造天价的一年,单件过亿元的拍品就达到了4件,而且各路拍品频频飙出高价,拍卖现场的人们似乎忘记了金融危机的寒流。但同样从事书画交易的画廊,经营状况却是另外一番景象,2009年被画廊业界喻为“最艰辛的一年”,不少画廊因承受不了沉重的成本压力,被迫关闭。

  究竟是什么扼杀了中国画廊业发展?有人认为是书画家诚信缺失,有人认为是书画家定价虚高。本期《信息时报》典藏版特别请来艺术界、拍卖界、画廊及收藏界的人士,共同探讨这个广受关注的问题。

  行业现状

  画廊生意减少六七成

  2009年下半年艺术品拍卖回暖,古代书画精品、当代大家齐白石张大千等人作品价格不断攀升。据金雅轩画廊策展人樊振辉介绍:“艺术品市场行情是滞后于金融海啸的。对画廊而言,虽然2008年初有冰灾,年中有地震,接踵而来是金融海啸,但2008年的生意并不是很差。2009年才是最困难的一年。据我所了解,现时香港的画廊已经关闭了一半,处境非常艰难。”

  记者获悉,2009年香港的画廊倒闭了一大半,目前“幸存”下来继续经营的都是一些历史悠久的老画廊;而广东、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虽然还未出现画廊“倒闭”现象,但2009年的生意额绝大部份减少了六七成,处境非常艰难。据业内人士介绍,珠三角范围内,有一定规模的画廊大约有100家,如果加上大大小小的画店,数量达4000~5000家(具体无法统计)。目前画廊主要经营当代艺术家(在世的)作品,但由于近两年张晓刚等标杆人物的当代艺术品价格泡沫破裂,投资者对当代艺术缺乏信心,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画廊生意非常惨淡。有一些广州的知名画廊,2004~2005年世道好时月月有展,安排得密密麻麻,2009年至今一年都没有举办一两个展览

  存在问题

  一些名家不讲诚信频毁约

  “艺术家们不愿意分钱给别人挣,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位广东画廊老板向记者吐苦水:“造成这种局面,诚信缺乏是关键!如某位广东名家,明明与画廊签下合约,规定在某段时间内画廊拿到的第一手画价维持在2万元左右一幅(约8平尺),但这位老兄看到自己的画价在市场上不断飙升之后,一会儿说身体不适,一会儿说家中有事,不断以各种方式拖着赖着不在合约期内给作品画廊,这真令人到万般无耐。要知道‘灯油火腊’,包装宣传,全部都是钱,画廊经营成本其实很高,这些艺术家又不讲诚信,在成名之后毁约,画廊可谓举步为艰!”

  “书画家诚信缺乏是一大难题,另一方面,部分画廊欠缺专业眼光,没有找到‘千里马’也是处境艰难的重要原因。”樊振辉认为:“画廊要做得好,首先要具有市场眼光,懂得很好地对作品进行把关,加上经营得法,很好地进行成本控制,才能生存得好。虽然现在香港的画廊关掉了一半,处境异常艰苦,但同时优秀的画廊却在不断壮大,如香港抱趣堂,他们在上世纪70~80年代,以极低的价钱收购了大量中央美院教授的作品,极具前瞻性眼光,因此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许多当代画家定价虚高

  此外,画廊生意惨淡还有一个原因是,画廊所卖书画部分价格虚高,不如拍卖市场上的书画作品价格实在。广州市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向民表示:“回顾2004年、2005年,受经济增长带动,画廊的生意非常好。当时大众对古画还认识不多,不懂鉴别真伪,为了保真,藏家追捧当代艺术家作品,而从画家手中直接取得作品的画廊就成了购买首选地。但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未经岁月考验,虚高的画价背离了市场规律,存在价格泡沫,后来价格大跌,让部分从众入市的不懂行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受此影响,一些画廊生意一落千丈。”

  何向民还直言:“许多当代艺术家自视过高,作品定位虚高,在市场上根本卖不动,拍卖行绝少与艺术家本人打交道。”据了解,某广东知名画家现时作品叫价已经达到1.5万元/平方尺,但其拍卖起价仅为5000元/平方尺。

  “虚高画价尤如‘空中楼阁’,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深刻反恩!”知名画家、广州市政协诗书画室副主任朱光荣认为,艺术家们受各方因素影响,喜欢攀比价格,生怕作品价位定得“低了”被人笑话,造成画价普遍虚高,并形成恶性循环。朱光荣说:“‘大师’不是自封的,不是价格虚高成就的,而是历经时间考验才能成就的,艺术家们不应对名利本身看得过重,不应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创作目的。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他的妻子曾因为看到别人所画的符合世俗口味的色彩鲜艳的画好卖,劝黄宾虹改变作品风格以适应市场需要,但黄宾虹宁愿生活得清苦一些,也坚持自己的褐墨山水追求,并最终成为世人公认的艺术大师。”

  业界经验

  灵活合作规避风险才能共赢

  据了解,目前做得较为成功的画廊与艺术家走的是一条灵活合作的路。樊振辉表示:“我不会与画家签定‘死合同’,在目前的社会状况里,这对双方都好。我与画家的合作方式比较灵活,一般是每年一签,大致约定一年内以多少钱购买多少画作,先交纳订金,此外还会合作办展览、出书,做一定的宣传推广。”樊振辉认为,严格选取作品,选中“千里马”是成功关键。

  而广州书画专修学院副院长、知名画家朱颂民的画,市场推广做得好是公认的。朱颂民表示:“我的市场推广面比较广,在广东、江苏、马来西亚等地均有操作人,他们每年会固定在我这里拿一定量的画,并做好区域性推广和宣传,其合作方式非常灵活。我认为这对处于上升阶段的画家来说比较合适。”朱颂民笑言:“合作双方讲求诚信是基本的操作守则,此外,画廊除了寻找诚信艺术家,还要着眼于该艺术家作品有没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有没有一定的笔墨难度,其作品能否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

  行业出路

  代理人制度是画廊发展方向

  “生意好不好关键在于画廊自身的定位。并不是卖几张画挣取差价就可以称得上是‘画廊’!”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许习文认为:“‘代理人制度’将是画廊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

  据悉,被西方画廊奉行的“代理人制度”,即画廊与艺术家签定合作合同,约定在某一较长的时间段内,以一个优惠的价格购得该艺术家创作一定量的作品,而该艺术家的所有生活开支,及作品的市场推广、包装宣传等各项工作全部交给代理人负责,艺术家本人只管专注于其艺术创作。双方合作以诚信为准则,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普遍的社会约束力。目前在中国,画廊业的“代理人制度”还不健全,一些画廊只是直接从艺术家那里低价收购作品再高价转手卖出。

  知名书画收藏家、评论人菱子认为:“画廊没有定价能力,画家定价不实、虚高,投资者不知道应该如何买画,也不知道怎样卖画。中国画廊如果不改变这种代销、挣差价的生存状况,必然要退出市场。”菱子称:“‘代理人制度’是画廊发展的大方向,画家与画廊双方要讲求真诚合作,互相信任。画廊要专业,并具备强大社会关系网,服务范围应包括策展、宣传推广、寻找客户、艺术指导、市场方向把握等等。”

  不过,对于代理人制度,市场上也有反对的声音。“我非常认同‘画家应专心画画,经营交给代理人’这个观点,但中国的画廊尚不成熟,实力不够,不能解决画家的后顾之忧,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此外,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如何及时地、恰到好处地平衡画廊与画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值得深入思考。”朱颂民一句话道出了众艺术家的心声和诉求。

  相关报道

  去年书画拍卖市场一片繁荣

  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明)成交价达1.6912亿元;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清)拍得1.344亿元;曾巩《局事帖》(北宋)以1.0864亿元创下单件中国书法的成交纪录;《宋诸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宋、元)被“抢”至1.008亿元——刚刚过去的2009年秋拍,人们似乎又看到了2006年的繁盛景象,各路拍品频频飙出高价,仅单件过亿元的拍品就达到了4件。

  “个别高端艺术品拍价飙升,是投资理性的表现,是贵得有道理。而低端艺术品的价格则变动不大。”广州市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向民告诉记者,在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余波未过之时,历经时间考验的古画及名家精品价值得到进一步确认和放大。在拍卖行,可供藏家选择的拍品很多,竞价过程公平、公开,藏家以合适的价钱淘到自己喜爱的艺术品的机率大。


来源信息时报
本站文章禁止未经授权转载,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请联系:etang114@163.com

免费鉴定 重金收购| 艺唐书画韩剑先生【微信etang114】13772099114长期收购刘文西、王西京、崔振宽、何海霞、于右任、方济众、石鲁、赵望云、贾平凹、舒同、晁海、郭全忠 王有政、王子武的作品


艺唐书画韩剑先生【微信etang114】13772099114
共 1 页 1 条数据